读“容忍异己”
干 祖 望
读《健康报》9月6日第1版刘燕玲“别扔了中医的精髓”一文,替我们一小撮人(一小撮并非贬词,乃形容其量之小)说了要说的心里话。同时又读了其旁“容忍异己”一文,显然是指斥刘文这类不能容忍异己的一言堂。此言倒触动了我们一小撮人的不同想法。照例这两文一露脸,必然又有不少文章刊出,但时历50天,竟然古井不波,太平无事。中医界何其宁静耶?!
“发展中医应有百花齐放,多种思路”(原文,下同),我完全同意。
“不管创造了何种理论、何种方法,都是发展了中医”,我不敢同意。中医只有一个内经理论,一个“辨证论治”方法,这个理论、方法,只能发展、阐明、深入、时代化,而绝对不容其他理论、方法来干扰,更遑论改造、创造了。
“也允许别人越超古人的理论另辟蹊径。你可以坚持中药方剂的'君臣佐使',也可以提取中药有效组分组成新概念的复方。”另辟蹊径,就是另立门户;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谓之概念,既称新概念必然不同于旧,也是一个另立门户。你有你另立门户的本领,我的确没有干涉的权利,但有不承认你是中医的权利。
“中医要振兴,不搞一言堂,不走一条路”,完全同意,因为你我都是“中医”。但对假中医,则非一言堂、走一条路不可。否则我也嬗化为假中医了。
真正中医的实质与形象,很多人,包括中医本身从业者,还没有认识。于是京剧中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三岔口”就无止无休地连场连台演下去。这两篇代表作,就体现出来了。笔者正为了这个问题,在今年(2002年10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干祖望医书三种》中的《新医医病书》。这本书是一个点燃了药线的火药桶,希望能导致中医界的大争论。笔者也很自知之明,我的常把错的而自认为对的思想方法,常以井底之见而自许为高瞻远瞩的自信自傲,常常得罪友谊极深而道不相同的知己好友,加之火气十足,不修词句等等,肯定招来反感的讨伐,成为众矢之的。这种解衣抱火之举,我倒也乐而为之,甘作乱箭身亡的杨七郎。只要能诱致中医界学术争鸣的效果,余也一无他求。
通讯处: 一、210029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 二、210029 南京市汉中路155号江苏省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