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导航
北京平心堂中医
门诊部
主页
中心简介
 
搜索:
关键字:  


造成中医药现状的原因浅析

成都龙潭医院 邓万发

 

  提出“中医药现代化”这个口号,主要是基于中医药现状不能适应时代需要。这种不相适应,主要原因在于:

  1、新生事物同旧事物的关系

  一般认为,新生事物就是真理的象征。人类固有的社会潮流也就是基于这个特点而形成的。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往往曾经被否定过的真理还可再度辉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认识上的否定之否定吧。

  中医滋生在古老的中国,突然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传进了西医。西医作为新生事物,迅速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繁殖,覆盖整个中国大地。西医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在我国上升为统治地位,是与我国民族精神虚弱的因素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固有的缺点,才造成被西方人的武力所征服。这种民族自卑感延伸到医学上,同样感到西医比中医好,以致看不到中医的伟大所在。在从接受到崇拜西方文明的这种情况之下,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随之被视为落后时代的垃圾来对待,这是很自然的事,不足为奇。之所以中医又砍不断、死不了,就是在于中医确实能够治好病,并能治好许多西医无法诊治的疾病。

  2、政治因素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政治,是上升为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通过政策、法规,依靠国家机器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决定事物的兴衰沉浮。当崇拜西方文化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方式上升为我国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时,中医药的不幸遭遇是可想而知的了。

  我国是中医的故乡。但是,许多医学方面的活动如救灾、扶贫、红十字会活动、科普宣传等等,都是让西医以科学的面貌出现,没有中医的份儿。在医疗鉴定、诊断证明、发票报销等等,通通都是西医说了算,没有中医讲理的地方。如果碰上急危重症的病人,中医就更不敢插手,怕出了人命案没有地方讲道理而坐班房。这样的时间一长,就给人民群众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中医不科学,国家不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照这样下去,有胆量找中医诊治疾病的人又有多少呢?中医门诊量下降,除了中医自身的发展问题而外,难道说与我国的卫生方针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吗?

  3、经济条件对中医药发展的制约

  在发展的投入问题上,国家对中西医的投入比例我不清楚。这也无需数字说明,只要打眼一看,便可知道中西医在发展规模上,中医是一个小不点儿。西医要修建房屋、引进设备、引进人才、开设科目总比中医好要钱。中医只有在贫困中维持尚未断气的生命。

  市场经济最大特点是: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可是,竞争是以实力为后盾的呀。中医处于要死不活的时期,拿什么与西医竞争啊!再说竞争的另一绝招是,寓物所属,举之于市。西医已经以科学的身份占领了市场的各个角落,中医无法从舆论中推销自己。

  4、中医理论与现代文化脱钩

  自从西方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后,我们被武力掠夺的财产是一件小事,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夺去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可以把近代史拿出来研究,可以把现在的方针、政策和国人的言论行为拿出来分析,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剩多少?一说起传统,人们就习惯地与倒退相联系。然而,中医就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滋养体,一旦脱离了这个文化,中医就失去了生存条件。现在人学的、用的几乎全是与数理化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方式。在这种大环境的统治下,还有多少人能够领悟中医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呢?中医理论不能被人接受,那么,中医的实践又有多大的市场呢?

  以上四条就是造成中医药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根本原因。

  虽然中华民族文化在上个世纪跌入了最低谷,但是,随着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回归大自然的这一愿望的升位,中华民族文化必定在本世纪跃居世界文化之颠。所以,推行中医理论,就是推行新的潮流。

 

美国镜像:http://www.tcm-rc.com
中心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8-2号 (100006)
中心电话:010-65235566 传真:010-65236611
Email:pxt@cuiyhueli.comyjzx@cuiyueli.com
京ICP备0506996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01167号
建议分辨率:1024*768
 版权所有: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