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收费标准亟待提高
中医收费标准整体水平远远低于西医,见附件《从收费标准看一些中医院为何不姓“中”》。
中医收费标准亟待提高,整体水平应该高出西医收费标准,理由如下:
★ 中医治病以深厚的理论和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知识技术含量很高,现行的收费标准,不能体现技术价值。
★ 重药轻医的收费标准,是导致医院收入中医疗、药费两者比例倒置的根本原因。
★ 中医治病囊括了诊断、处方、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不是简单地开几张化验单、检查单,单纯的挂号费远远不能体现中医的劳动价值。
★ 挂号费是在长期公费医疗体制下形成的,是在医疗基本上免费的状态下,替代诊费的畸形的价格管理办法,实际上只能体现建病历、查病历、提供候诊环境的价值。
★ 中医治病没有高额的检查费、处置费、手术费等收入,过低的收费标准使中医医院无法生存和取得自身发展的实力。客观上逼迫中医走西医化的道路。
★ 中医收费标准远低于国际水准,针灸收费标准只相当于国际上的1-5%,不仅无法与国际接轨,而且使其社会地位相应降低,同时难于执行中外宾同样价格的政策。
★ 中医收费标准过低,无法体现优质优价,难于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难以提高医疗质量。
★ 中医不能富起来,则中医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不仅没有财力,而且更可怕的,是造成不良的社会导向,年轻人不愿意再学中医,使中医事业没有后继者,。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加剧国内、国际的人才竞争,自己的待遇过低、限制过死,将使人才流失。正好为外企的“人才本土化”提供了好机会。
★ 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10元的号可以倒手买到100元、200元,并不单纯是管理上的问题,深层的原因,是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
★ 中医诊费收入过低,使得在药费里提成的不正之风盛行,使杜绝、制止这种现象的工作缺乏基础。
调整提高中医收费标准,对于营利性医疗机构已经不是问题,但目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仍占主流地位,这个问题仍有必要予以重视和解决。
调整提高中医收费标准,与当前提出的要以较低的医疗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不矛盾,因为从整体上看,中医的特点是简、验、便、廉,看同样的疾病,即使调高了价格,中医的医药费用也只相当于西医的三分之一(或者更低)。中医收费标准的提高,是中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必然会进一步促进中医的发展,开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新局面。
附件:
从收费标准看一些中医院为何不姓“中”
韦 以 宗
近来读报,报道有关中医院西化,不姓“中”,中医师“西化”、“背叛母校”等等,大有中医要抢救之势。
中医发展实质性问题在哪里呢?是在我们是否按“宪法”办事,是否在“发展现代医学同时发展传统医药”,也就是中西医是否一视同仁。
中医院不姓“中”,不是院长背叛中医,而是他发不出工资,他要养一百几十口人,他需要人民币。说穿了,因为中医学术找不到钱,维持不了医院运转,所以他必须“更名改姓”。
中医师背叛了母校。为什么?因为他靠母校教给他的知识技术,找不到饭吃。他要谋生、要成家立业,靠大学文凭、中医学院毕业证卖不了钱。所以他要当医生,就必须掌握能找到钱的医疗技术,而母校的技术是低价贱卖,养不了家糊不了口,他必须另学高明。
医院收入是从医生的技术活动中获取。而医生的技术活动不外是诊断、用药、技术操作。不只中医,西医也是如此。在医疗技术操作上,除了检查诊断仪器、治疗仪器操作外,靠医生一双手操作的,中医有针灸、正骨、按摩,西医有注射、手术。我们且不说药物收入,且看治疗技术操作的收费,仅举北京地区的收费标准为例:
1、 价值不公
西医注射费:静脉注射1.5-2元;中医:针灸4元,穴位注射1元。西医的注射费是护士操作,而中医针灸是5年本科毕业的针灸学医师操作,其技术价值是不可比的,而价格却近似。
骨折复位:西医切开复位或骨折复位均350元以上,而中医复位,骨折80元,脱位60元。同一技术而中医收费是西医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推拿、按摩:中医按摩20分钟以内10元,而市场上按摩小姐45分钟480元。中医按摩是5年大学本科毕业的推拿按摩医师,却是按摩小姐的十八至四十八分之一价格。这怎么能不叫他们改行呢?中医药大学推拿系毕业生,不少到桑拿按摩院工作,未知这些中医药大学校长有何感触?
牵引疗法:西医收16元,中医收3元。为什么同一操作技术,中医价格只等于西医的五分之一?
2、 大部分无价
在中医的医技收费项目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整个收费标准共列4045项,其中西医收费项目3970项,中医只有75项,只占0.019%,这是中西医平等呢,还是歧视?白纸黑字,开卷见之。
如针灸,收费标准只有14项,还包括了现代的电针、仪器针。但仅“针法”,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9种针具、26种针法。为什么西医同一操作,却有各部位不同病情不同的收费?针灸医师都清楚,针灸也有各部位、各穴位针法不同,各病种针法有异,而为何都是一个价呢?
又如骨伤科,西医骨科列217项,其收费项目细到一个小手指的肌腱手术均有价。而中医骨伤科只有一个骨折、一个脱位。似乎所有骨折、脱位全部是一样操作--实际上可能吗?为什么中医接骨各个部位骨折都一样,而西医的就不一样?西医多达100多项骨折复位术,难道中医和西医治疗的人不一样吗?仅尚天裕《中国接骨学》就有30余种不同部位骨折复位法。更可悲的是,早在70年代,敬爱的周总理已肯定的、全国科学大会获奖的、中国传统医学用了三千年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技术,三千年的科研成果竟然没有收费标准--是免费治疗?
3、 中医技术在国外有价
中医在她的祖国是贱价贱卖,但出了国门就身价百倍。我们看一下国外收费(各国保险公司认可的),举针灸为例:
马来西亚20-50马币(1马币:2.2元人民币); 新加坡20-50新币(1新币:5.5人民币); 澳大利亚30-60澳币(1澳币:5.5人民币); 美国40-60美元(1美元:8.2人民币)。
如果说,国外生活水平高,但出过国门的人大抵都了解,其医疗费和生活水平是相适应的。如在美国,4美元一个盒饭,中医针灸一次收费等于10个盒饭左右。而咱们祖国中医师针灸一次只能买一个盒饭。至于正骨推拿,在新加坡一个整脊手法是60-100新币,在美国整脊医师一个整脊手法就是60-150美元,而我们一个颈椎腰椎正骨才25元人民币。这也是中医师出了国门就发财的“奥秘”。
有人说,西医是进口货--即在海外有价格参考,而中医是“土特产”,自产自销几千年,所以“简、便、廉”。有人比喻中医和西医走上市场,就似一个山区老农卖自己的“土鸡”一样。这老农因住在山区,信息闭塞不懂市场行情,挑了一笼自养土鸡进市场,看别人卖的“洋鸡”(饲料鸡)是5元一斤,他也想卖5元一斤。结果人家说:饲料鸡是要建工厂,专人养,喂工厂生产的饲料“科技含量高”,所以价格就高,你的土鸡没有那么多设备也能养,所以你的只能卖1元1斤。这位老农自认“晦气”。我们的中医面对市场不就似这位老农卖“土鸡”么,谁都知道“土鸡”比“饲料鸡”好吃(使用价值高),却卖不出价。
但现在中医“出口”了,为什么中医的市场价不来一个“出口转内销”的价格呢?
如此的收费标准,是说明中国的中医在开免费(或优惠)午餐。
如此的收费,只有迫使中医师改行,中医骨伤科医师大上手术台,中医院西化。所以,有眼光的中医院院长,他必须大上中药制剂,只要有3-5个制剂号,他的中医院就可以运转了。
所以说,多少个发展中医、保持中医的政策不如一个物价政策。因为市场经济,价格是市场的导向,要发展中医学术,必须给一个合理的、公平的学术价格。哪里还有免费午餐!?中医进不了市场,必被市场淘汰。如何促进、保护中医的发展,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希望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拿出实际支持、保持中医的措施来。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
原载于2002年2月6日《中国中医药报》
|